竹溪蒸盆赋
地处大巴山区的竹溪县
毗邻渝陕
历史上曾是
鲁、晋、豫等10余省移民集居地
外地移民带来的
“南甜北咸,西辣东酸”的口味
和丰富的饮食文化
经与当地饮食文化融合
形成了以酸、辣为主
麻、甜、清淡为辅的独特竹溪风味饮食
被赞誉为“中国第九大菜系”
而竹溪蒸盆
就是其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代表
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蒸菜制作技艺
(竹溪蒸盆制作技艺)
于2016年7月
进入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国第七个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
竹溪特别推出
《竹溪蒸盆赋》短片
邀你观赏非遗
探索非遗之美
▼
竹溪蒸盆赋
夫民以食为天,味乃食之本。故竹溪蒸盆,兹楚菜极品。朝秦暮楚地,天然馈赠。自然中国心,遐迩闻名。美食化魂,一味倾心。经典烹饪,历久弥新。
蒸盆之渊,溯唐续清。传薛刚反唐,有杨氏感恩。中宗颁旨,封妻诰命。土匪掠食,一锅煮蒸。盐夫歇宿,围火盆炖。祠堂祭祖,增子会烹。又有文献解尘,碗蒸羊、一品锅,烹饪昭启后人。移民习俗,融合创新。历史悠久,包容演进。引多元文化,纳荟萃精烹。故成熟于清末,随流播至今耳。
蒸盆之味,食材天成。时令变化,自然味纯。绿色富氧,揽十八种天然山珍。博采众长,携中庸温和工匠精神。匠心匠造,集腊、烘、煨、蒸、煎技法于一盆。男女老少咸宜,味道鲜美诱人。东西南北称道,营养丰富均衡。噫!食客喜好口味,返璞归真上品矣。
蒸盆之美,博大精深。装盆讲究,食材多层。隔水蒸炖,两蒸一闷。出笼花团锦簇,溢香热气腾腾。上盆仪式讲究,吆喝别致情韵。蒸蒸日上,仰时空烟云。汤起风生,慕尚智崇文。吃货学问,乐道津津。慢咀细品,悦目赏心。超然物外,妙趣横生,风流人物数如今。
蒸盆之名,健康养生。菜品主食汤蒸,三者调和众味。天人合一,顺势应运。满盆经纶,堪当重任。登南极,出国门。上央视,世界行。湖北省非遗 ,赫然录名。鄂老字号 ,贯耳动听。中国名菜,荣耀榜登。中国蒸盆之乡,竹溪折桂跻身。可谓:因为一个盆,爱上一座城。来竹溪、我氧你,华夏弛名也。
蒸盆之兴,幸在当今。霞蔚云蒸,万象更新。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引领。连锁经营,商贾活跃兴盛。旗舰店示范,美食宏图竟成。嗟乎!蒸盆独领风韵,倾盆倾情倾心。美食独步领军,共同缔造赋能。餐饮富民,善莫大焉!
妙哉!竹溪蒸盆,高端菜品。至臻风味,唯斯独尊。(王曙光 作于辛丑年冬)
作者简介
王曙光,竹溪知名文化学者,竹溪县戏剧、音乐、曲艺、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县旅游摄影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