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河镇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索引号
741792287/2023-38913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3年08月16日 09:05:43
发布机构
县河镇人民政府
文号

2022年,县河镇积极开展法治政府政府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增强群众的法治政府观念和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力抓好法治政府政府建设工作,为构建“法治县河”筑牢法治保障,现将我镇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队伍建设

依据县委依法治政府县委员会年度工作重点,县河镇成立以乡镇党政主职为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重大问题,为我镇法治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第一责任人工作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党委政府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严格落实集体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

(二)加强法治学习,强化思想保障

按照“统一组织、全员培训”的要求,明确培训办法,确保学习培训效果。一是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学法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制度,在班子成员中开展带头学法,将法治理论纳入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青年读书班学习内容。2022年先后学习《公务员法》、《安全生产法》、《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等内容。二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法考试,通过“法宣在线”学习平台参加法律知识学习考试,参考率达到100%,合格率100%。三是引导工作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学法、守法,树立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理念,做到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法治环境

一是加大法治政府宣传投入。加大法治读本订阅数量,做到单位主要责任人、全体党政干部、政府机关成员、村两委干部、执法人员人手一本“八五”普法读本和两本通俗易懂普法教材(县司法局制作的《生活中的民法典》和《提升公职人员法治政府思维和法治政府方式以案释法》)。二是加大法治政府宣传力度。在综治宣传月、安全生产月及“12·4”国家宪法日、3.15消费者维权日、6.26禁毒宣传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及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以群众会、代表会,法治政府人员到基层开展平安法治政府大宣讲等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法治政府宣传教育活动。

(四)完善体制机制,实现行政决策法治化

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完善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明确规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强化集体领导观念,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涉及人、财、物及“三重一大”事项一律坚持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实行集体议事,不得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科学决策的能力。二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重大行政决策前事先开展民意调查,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并通过适当方式反馈或公布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三是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决策风险事先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

(五)落实监督职责,维护司法公正

坚持发挥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等特殊群体公正执法监督作用,定期组织党政班子成员、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到法庭参加庭审旁听,提高行政执法思维模式及处理法治事宜能力水平,2名基层同志作为人民陪审员,积极参加法庭庭审。坚持做到党政领导不干预司法,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积极参加集中学习、问题查摆整改、建章立制等工作,开展“一感一度一率两评价”走访宣讲,努力维护司法公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法治力量薄弱,行政执法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业务领域较为广泛,涉及法律极多,且法制工作严谨性、细致性要求高,由于专业工作人员紧缺,法治工作有时不够深入、细致。

二是法治宣传工作的形式需要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宣传缺少互动性新颖性,整体效果有待提高,宣传手段要进一步创新。

三是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维权意识还有待增强,个别群众信访不信法,不懂得运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是进一步完善镇司法所建设,做到设备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为推动我镇法律工作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加大律师进村覆盖面和进村力度,打牢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

二是加大普法宣传和执法普法力度,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新媒介、新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