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竹溪县现有15个乡镇、现有行政村310个、4个社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挂牌达到了全覆盖,都聘有兼职文化管理员。
二、主要措施
1、政府主导,加大投入。一是建立制度体系。出台政策依据。为加强农村思想宣传文化工作,竹溪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竹溪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竹溪县落实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农村思想宣传文化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予以保障。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镇村文化广场建设。三是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评内容,组建督查专班,对各乡镇公共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年度检查考核。
2、三级联动,夯实基础。一是场馆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总投资近亿元的“两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和全民健身中心)于2016年年底对外开放,每周免费开放48小时以上,每年下乡村开展流动服务42次以上,并建有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各3个。二是乡镇文化阵地功能全面提升。近几年来,通过改造、新建和补充设施设备,15个乡镇文化站全部达到了“三室一厅一场”标准。大力实施“一站一品”工程,依托乡镇文化站建立非遗项目传习所。三是村级公共文化平台日益夯实。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社区)基本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十个到村到户”项目,文体广场建设、“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农家书屋、文化器材等实现了全覆盖。
3、加强宣传,活动丰富。一是培育文化品牌,文化活动特色化。近年来,我县大力培育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地域文化、家风文化。以“万人民俗大巡游、欢乐文明过大年”、“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广场舞大赛、“文化扶贫进乡村”惠民演出、“阳光阅读、朝读经典”等文化活动品牌为主线,每年举办文艺演出、展览、读书活动100余场,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0余场,观众达10万余人,文化活动呈现特色化、常态化。二是注重特殊群体,文化服务均等化。县图书馆利用流动图书车走进乡村、与社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武警中队、福利院共建图书室;县文化馆每年组织群众文艺团体等开展慰问演出30余场,县山二黄剧团每年送戏下乡达120余场。三是加大创作力度,文艺产品多元化。山二黄小戏《茶乡情缘》入选第三届湖北艺术节,并在全县巡回演出,组织编撰的地域文化的系列丛书《竹溪词典》第一辑已经公开出版发行。
4、创新服务,锻造队伍。一是稳定基层队伍。实行“县聘乡用”机制,核定15名事业编制用于文化站,建立“人员统一调配、资产统一管理、经费集中核销、工资全额预算”的文化站管理运行机制,其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完全参照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二是发展志愿服务。招募文化志愿者300余人,成立了3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平台注册志愿者100余人,为打造文化品牌、助推文化扶贫充实了生力军。三是加大培训辅导。专业文化干部常年活跃在城乡,坚持开展群众文艺骨干培训和广场文艺辅导,为丰富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生力军。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此件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