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竹溪县十届三次会议第66号提案的复函

索引号
741792287-2019-0028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19年10月31日 11:01:00
发布机构
竹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号

尊敬的段家学、李彬、宛良美、王皓、明燎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和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为我县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动力有序转移积极建言献策。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就业培训政策不断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在广度、力度、深度、措施上更加深入,更为适应就业实际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训对象更加精准。根据《湖北省就业培训补贴管理办法》(鄂人社发【2018】64号)文件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对象为“九类人员”。1、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包括失地农民);3、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4、贫困家庭(包括低保家庭)子女;5、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毕业年度(毕业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高校毕业生;7、余刑两年内的服刑人员;8、戒毒康复人员;9、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其他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就业培训,都可享受培训补贴,享受培训补贴对象基本涵盖所有未就业劳动者。二是精心设置培训清单,增强培训针对性。发挥县六家定点培训机构主体作用,全力做好与参训人员、企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对接,精心设置培训清单,注重实训实操和技能提升,根据产业发展务工需要,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厨师、修脚技师、服装加工、制鞋工、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电子电工、食用菌种植、汽车驾驶、SYB创业等培训项目,供参训人员自主选择。三是灵活施训,增强培训实效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培训,一方面根据培训专业和培训条件要求,集中组织参训人员到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另外大力开展送教下乡、进村活动,把培训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让参训人员就近就地接受培训,充分满足参训人员培训需求;同时,根据学员实际随到随学、实行弹性学制。四是培训时间和补贴标准更加灵活。随着国家对就业培训政策不断深入,培训时间从7天到12个月,补贴标准从200-2000元不等。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学员参加培训期间,可享受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0天×培训天数生活补助(竹溪县2018年城镇居民生活保障月标准530元)。从而极大的减轻了参训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就业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五是培训就业收入效果明显。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就业后,人均月收入要比未接受培训高。据跟踪调查表明,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月平工资3000元左右,是培训前务工收入的1倍以上,部分专业达2-3倍。如:参加修脚技师培训后,月收入最低4500元以上,最高达8000多元,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一年,基本能够实现脱贫致富。总的来看,我县劳动力培训总量、技能提升、劳务收入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是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首先加大创业政策宣传与解读,选树典型,培育创业文化,进一步营造了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其次,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征集与推介创业项目,健全创业培训体系,不断优化创业服务;第三,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加大扶持力度,对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的额度从10万元提到15万元,合伙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贷款额度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协调财政、银行进一步简化创业担保贷的申请程序,深入实施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优化服务,倾力扶持创业,就业培增效应不断显现。

  三是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数据库,并及时补充、更新、完善劳动力就业失业信息,建立就业信息实名制动态台账,在摸清全县劳动力就业失业底数以及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基础上,及时利用十堰市公共招聘网、县电视台、大屏幕等现代媒体信息平台多渠道发布供需信息,并组织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干部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资金、送岗位等四送活动,深入全县各乡镇、林(特)场把就业信息送到劳动者手中;同时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劳动者及县内企业实现劳务对接搭建好供需平台。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一直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强化,培训专业更加贴近“三农”的实用技术,但总体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培训普及率、参训率均存在一些不足,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培训意识误区。喜欢花钱买教训,不喜欢花钱培训学习,甚至是不花钱的学习机会,只需要抽一点时间也不愿意参加落后意识。存在“不愿学”、“不想学”、“学习没有用”、“年龄大、学不会”误区心态。宁愿每天辛苦挣几十元,也不愿意自己学门技术成为产业工人,靠技术挣高工资的理念。

  2、享受培训补贴误区。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好的培训补贴政策,培训期间不仅有培训补贴,而且还有生活补助,参加培训不用交任何费用。更为优越的是“扶贫车间(作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贫困户参加培训每天100元补贴,非贫困户每天50元补贴政策。很大一部分人参加培训不是为了学技能、学知识,靠技能实现就业,而是为了享受补贴而参加培训。

  3、参训对象较少。目前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就业,在家务农或在本地转移就业的年轻人相对较少,并且以妇女和老人居多。从参训对象看,大多是留守妇女,而在劳动法定年龄内参训对象较少,有时培训人数很难达到一个班的标准容量,给组织培训带来很大制约性。

  4、培训设施及条件有限,培训成本费用过高。部分乡镇培训设施、硬件设备、网络建设方面存在欠缺,无固定培训场所,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开展送培训下乡涉及设备运输、教师工资、差旅费等费用,按照国家培训补贴标准无法保证正常运转。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虽然我县成立劳务输出领导机构和业务经办机构,但人力资源市场对廉价普工需求量大,外出务工人员靠熟人、亲朋好友介绍也能很快找到工作,对职业中介机构,甚至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免费职业介绍不感兴趣,增加了对外输出工作调控、引导的难度;大多数劳动力主要以转移到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从事农业务工工作为主,且多是以临时性、季节性打工为主,转移就业不持续、不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摸清底数,明确任务抓落实。按照市、县有关就业培训工作目标,2019年,市人社局下达我县就业创业培训3800人(扶贫车间培训700人)的年度目标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定点培训机构。主动做好对接,实行每月统计上报培训进度,季度进行通报。精准识别有培训需求人员的专业意愿、人员数量、就业意向等相关信息,制定周密教学计划,分乡镇、分专业、分时段落实好技能培训。

  2、因地制宜,精心设置“培训清单”。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乡镇实际需求,精心设置好培训清单。首先是围绕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食用菌种植、茶叶种植及加工、农畜养殖等产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其次是围绕异地搬迁、重大项目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用工需求开展物业、家政、餐饮、乡村导游员等技能培训。第三,大力实施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者经营管理好企业,扩大就业倍增效应。结合乡(镇)本地资源,扶持乡村旅游、种、养、加专业合作社与农家乐等市场主体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3、优化职业培训,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调查掌握县内外用工企业的用工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让培训与转移就业形成良性对接。同时,根据培训专业和培训对象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在以集中组织参训人员到定点培训机构培训为主,积极开展送教下乡,送培训到工厂车间,让有培训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接受培训,对有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培训与就业服务全覆盖,

  4、动态了解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适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搭建供需平台,不断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村劳动力务工成本。

   5、全面宣传解读、落实好创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尤其是要坚持普惠性和支持性相结合的原则,筑巢引凤,支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成功人士挖掘乡土乡韵和农村资源回归创业,为农业现代化和“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人才支撑。

  总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责任,作为承担就业服务工作的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更是责无旁贷,应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共青团、妇联、农业、扶贫等部门,在盘活农村人力资源工作中主动作为,把工作做深做细,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此件主动公开)

  

  

  


  

  

  


                     竹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