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县政府共收到县政协转交的提案90件,涉及我县经济、生态、文化、社会、旅游等多个方面。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县政府将提案交办到29个责任单位。一年来,县政府主动加强与县政协的工作联系,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扎实推动提案工作,现所有提案已全部按时办结。其中: 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提案49件,占55%;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B类提案38件,占42%;所提问题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需待以后解决的C类提案3件,占3%,共收到委员征求意见表178份,满意178份,满意率100%。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倾听民声、广纳民意的重要渠道和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一是认真研究,及时交办。年初,县政府收到县政协转交的提案后,县政府主要领导迅速对交办工作进行了批示,县政府督查室对每件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初步分类,积极主动与政协领导会商,并先后两轮征求主办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各单位反馈的意见,结合部门职能调整相关情况,对提案办理交办工作进行相应调整,明确了主办单位和会办单位。3月3日,县政府召开了2021年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交办会,进一步明确了办理任务和要求,确保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着落。二是强化领导责任,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组织召开政协提案协商会,认真研究,亲自部署;分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积极参与分管部门承办的重点、难点提案的办理工作。三是承办单位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科室具体办的分级负责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理程序。县政府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规则。严格“三定”制度,确定经办人员、办理方案、办理时间和答复期限;落实“三访”制度,交办后、办理中、答复前密切与委员联系,了解委员意图,征询委员意见,共商解决办法;建立“统一登记、分类整理、归口办理、责任到人、统一答复”的办理工作程序和网上公开办理制度,要求各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前认真聆听,办理中及时反馈,办理后及时回复,并开展“回头看”活动,定期进行回访,确保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沟通联系,提升办理实效。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提高满意率、减少基本满意率、杜绝不满意率”的目标,在加强沟通联系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委员满意度。在接到交办的委员提案后,各承办单位积极与委员联系沟通,努力增强办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办理前主动走访,听取对办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办理中邀请委员到现场视察,当面汇报落实情况,面对面征询改进意见;办理后及时与委员会面,反馈办理结果。各承办单位在办理提案过程中,主动邀请有关委员指导办理工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办理实效。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城管执法局、民政局、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提案内容,多次深入办理现场,及时解决办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教育局、卫健局、水利湖泊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参与办理、走访政协委员,使办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6月30日前,各主办单位均积极主动地与政协委员进行沟通联系,全部与委员见面会商,准确掌握了解委员们对办理工作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办理,按时上报了面商登记表。
(四)强化检查督办,推进工作落实。县政府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督查。一是领导带头督办。县政府领导利用到分管部门调研工作的时机,亲自过问了解提案工作办理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力。二是科室对口督办。县政府办公室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职责,及时督促对口联系部门抓紧做好提案办理相关工作,确保按照时间节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交办工作。三是全程跟踪督办。政府督查室通过文件、电话、督查工作群、上门督办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全程跟踪督办,形成了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的提案承办工作格局,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推动提案办理工作落实。
(五)认真审核,做好办理结果公开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市政府要求,各主办单位在征求会办单位和委员意见的基础上,由主办单位最终确定政协提案公开65件,不公开25件。目前,不予公开的提案,各主办单位均已向政府督查室报告并备案,主动公开件已公示在竹溪政府网信息公开目录开设的建议提案办理公开专栏,接受广大政协委员和全体市民的监督检查。
三、部分提案办理情况。
例如:第9号“关于精准发力抓招商”的提案,今年以来,一是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成立竹溪县产业招商升级战指挥部,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指挥长,县长任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和县委、县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指挥部按战斗序列下设了参谋信息部、保障服务部、综合指战部、宣传策划组、督导核查组、绩效考核办等六个机构。同时,按产业链分设若干小分队,从全县相关部门抽调专人专责招商。先后召开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1次,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议22次,专题研究推进招商工作。二是提升招商质效。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重点围绕化工、电子、卫浴、农特、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分别组建了产业链专职招商工作专班,瞄准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企业,开展专题招商活动,截至目前外出招商56余批次,接待来溪考察客商190余批次。三是整活资源招商。针对闲置厂房和县内企业发展嫁接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招商,温州亿泰公司铜冶材料、精加工项目已入驻原秦巴光电产业园,卫浴及其他制造业项目入驻闲置的农贸产业园、瑞通产业园、物流广场,盘活闲置厂房5万余平方米。截至目前,累计新签约项目133个,协议投资达534.41亿元,全县招商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第22号“关于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提案,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竹溪县创业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竹溪县创业担保贷款呆账代偿及核销管理暂行办法》、《竹溪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十三五”发展规划》、《竹溪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全面落实有关税费减免、创业扶持、社保援助等财税优惠扶持政策。《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文件实施三年以来,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通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新增创业1613人、创业带动就业6215人、就业创业培训689人、新增就业人数1471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81万元、新建人才创新创业超市1个、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30家、吸纳支持2000名大学生来我县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第23号“关于加快重点项目工作”的提案,一是完善项目工作机制,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继续实行“周调度、旬分析,创新开展月集中开工、月督办通报、季度在线拉练活动、落实半年一总结、年终一兑现”的考评机制;建立“首席服务官”、“土保姆”、“财保姆”、“审批代办员”制度和县领导领办项目的服务机制。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紧跟国家、省发改委投资导向,共谋划申报2021年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28个,总投资157.3亿元,拟上争资金54.8亿元。截至目前,已经争取到位项目21个,到位资金1.54亿元,后续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正在持续跟进对接之中,预计2021年能争取到位预算内资金3亿元左右,争资体量列全市第一方阵。第33号“关于完善城乡污水管网建设”的提案,一是新建蒋家堰、中峰、龙坝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16公里配套管网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是大力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施高桥至中峰双河口南北两岸污水主管网及后坝、廖家河片区支线管网建设,管网总长13.6公里,新胜片区管网建设,主管网总长3.4公里,目前已完成工程量95%。观音阁片区支线管网建设2公里、竹溪一中至商贸广场片区污水管网建设9.7公里、三堰桥至熊家湾大桥片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主支线2.5公里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已完成工程量的75%。完成了东干渠的整治、县城污水厂与东城污水厂的并网、思源学校排污管网建设、跃进桥段破损管网修复。完成了水坪桃花岛片区的污水管网建设。蒋家堰、中峰、龙坝三乡镇污水管网延伸工程,总长16公里,正加快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70%;老旧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正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抓紧推进。三是大力推进污水入河排口改造。完成了城区120余公里污水管网现状排查,为管网改造提供了依据。完成了城区17个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和日常巡查,杜绝了污水未入管网直排入河。第48号“关于加强竹溪广场公园综合治理”的提案,今年以来,一是加强对广场公园秩序的管理,大广场除周六周日外,周一至周五一律不允许摊点及玩具进场摆放。二是对破损及缺失的广场地砖进行了修补及更换,共计300余平方米;对广场公园2处公厕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增设了无障碍设施。三是制定了提高广场公园灯光照明效果方案,待确定后迅速开始实施。四是加大对广场公园的日常巡查管护,对已损毁的绿植已经进行补植及更换,截至目前,共补植小灌木800余平方米。同时增设志愿服务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2处、文明宣传牌10处,更换新款果皮箱60个,日常工作中加大文明劝导力度,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