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县委审计委员会工作部署,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2022年,在县委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监督指导下,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总揽,以惠民政策落实为目的,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局面。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严峻考验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积极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多措并举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年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88亿元,为年度预算36.65亿元的11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留抵退税完成5.65亿元,同比增长12.7%。二是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8018万元(不含上解省财政支出13829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77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3353万元),比上年371730万元下降12%。当年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7851万元。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一是坚持“惠民生、办实事”工作思路,突出“三保”支出优先地位,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二是全面落实民生政策,用于教育、文体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科学技术、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物、农林水、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自然资源气象、粮油物资储备等支出28.13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民生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在85%以上,有力的促进了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一是紧紧围绕中央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多措并举,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21.99亿元,为保障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城乡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提供了财力保障。二是积极争取到位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7881万元,用于保障全县重大项目建设。
——惠企政策得到落实。一是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147户11856万元。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为180余户商家减免房租150.13万元。三是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兑现6329.94万元。四是为264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59689万元。
——财政改革不断深化。一是落实国企改革方案要求,国企改革有序推进。二是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构建以单位自评为基础、部门评价为主体、财政评价为引领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三是落实财政评审质量控制办法,财政评审作用得到加强。四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运用,财政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经审计,发现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财政支出比例不够均衡、绩效评价结果未作为预算安排依据、暂付款清理不到位、出借财政资金未按期收回、以拨代支规避财政收回存量资金、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改变一般债券转贷资金使用用途、应收未收专项债券利息及发行费、债券转贷资金结存未使用。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经审计,发现175名参保对象待遇发放不到位9.26万元、未及时清退86人个人账户结存资金11.82万元、违规减免房租19.13万元。
三、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经审计,发现超范围发放30人移民直补2.52万元,超范围发放41人优抚补助24.22万元,超范围发放672人城乡低保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高龄补贴37.83万元,超范围发放惠民补贴1.01万元,2022年基本医疗基金地方配套未到位16.58万元,应缴未缴21名重度残疾人保险费,9人重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违规提高14名缓刑人员养老保险支付标准,未及时向符合条件的6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7.97万元,虚报冒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87.53万元。
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经审计,发现非农化建设导致耕地减少142.29亩、基本农田减少49.37亩、4家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未进行最终审查、21家老旧矿山未完成地质环境生态修复。
五、审计建议
(一)强化预算收支管理。提高预算收支编制的精细化水平,依法组织各项财政收入,做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二)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从源头上把牢资金使用关,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调整预算安排、完善制度有机结合。
(三)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加快推进财会监督进程,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财会监督力度,加大对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清理力度,统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四)强化政府债券管理。强化专项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流程管理,加快项目推进和债券资金拨付进度,防止资金闲置,切实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五)强化暂付款清理力度。加强暂付款清理力度,加快清理存量,严控增量,推动存量暂付款逐步清零,增强国库库款保障,严防财政运行风险。
(六)强化审计整改力度。切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及时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切实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清仓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