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741792287-2013-0000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13年01月21日 00:00:00
发布机构
政府办
文号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2月30日在竹溪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余世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竹溪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实干兴业的志气、争创一流的锐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应对挑战,突破难点推动发展,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0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4亿元(不含高速公路),同比增长13.9%;财政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672元、4527元,同比增长14%、1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0.4∶43.6∶26。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机遇、壮产业、提水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技术改造、科技推广,积极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6.9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0.2%;新增规模企业3家、亿元企业2家。白沙电站已下闸蓄水,周家垸、白果坪、秦坪、太平电站扩机增容如期推进,洞沟等在建电站进展顺利。人福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创艺公司清洁化生产通过环保验收。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晋升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天翔坯绸生产线、梅子贡茶微粉生产线正式投产。瑞城水泥和金龙水泥顺利整合,余热发电项目基本完工。湖北联投公司整县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正式启动。“竹溪贡贡米”、“天翔蚕丝被”、“云峰绿茶”、“龙王垭龙峰茶/箭茶”、“梅子贡绿茶/乌龙茶”被初选为湖北名牌产品;竹溪贡米地理标志、生产技术规程作为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龙王垭绿茶、竹溪贡红茶分别荣获“武当道茶杯”茶王大赛绿茶、红茶茶王称号。工业园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功能进一步增强,金铜岭科技工业园建设进展顺利。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55亿斤,油料产量达到5160万斤。新增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67个,畜牧业产值达到7.9亿元。新建茶叶基地2万亩、核桃基地8万亩、设施蔬菜基地2000亩,黄姜、金银花等药材基地4.5万亩。承办了全省乌龙茶开发暨茶叶板块基地建设现场会。偏头山、龙湖(竹溪河水库)分别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八卦山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累计植树造林150万株,河道、道路绿化700公里;新建大型沼气工程1处、户用沼气池3000个;环保节能工作力度加大,完成了23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编制了秦巴山片区竹溪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全面启动了11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扶贫搬迁及生态移民788户。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粮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7458万元。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15.5%。预计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2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万台。大明物流园一期工程、龙王垭茶庄基本完工,偏头山森林公园、亚之洲酒店、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绿谷·中央城、祥龙金都、塞纳左岸等重点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60亿元、净增11.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3亿元、净增4.3亿元。融资平台、担保平台进一步壮大,农投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3.17亿元;担保中心新增融资担保额1.6亿元,担保总额达到2.6亿元;建行、工行恢复了营业网点。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基础、谋长远、破瓶颈,发展条件极大改善。 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瓶颈制约、提升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城乡建管水平稳步提升。编制了县城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西关街改造、东城新区、城区排水、绿化等专项规划。加强小产权房清理整顿,房地产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环广场公园道路、幸福西路、长安大道烧田段建成通车,北环路建设进展顺利。西关街改造拆迁补偿方案基本确定,实物调查全面展开。完成了汇湾乡集镇建设规划和向坝乡“凤凰大道”建设,集镇功能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基础建设进展顺利。谷竹高速土建工程完成90%以上工程量,龙王垭、羊圈子隧道建成通车。完成了龙王垭至标湖公路路基改造;水向公路小田至新洲段全部完工,新洲至兵营段、兵营至天宝段、龙背湾电站公路复建、龙坝至朱家坡公路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关夫垭等5座桥梁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公路大修25公里、通村水泥路105公里。公路升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襄关、鲍双公路竹溪段升等为国道,水向公路等6条公路升等为省道。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以“三万”活动为契机,新建和整治塘堰1650口,新建蓄水池870个、渠堰3.8万余米。岱王沟小(一)型和1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等重点工程全面完工。竹溪河双河口堤防、城区橡胶坝二期、农村沟塘整治试点、前进村生态河道整治等工程有序推进。6.5万亩南水北调重大土地治理工程全面完工。37万亩基本农田、51万亩耕地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全县耕地总量实现了动态平衡。

竹房城镇带建设全面推进。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区域优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改善、文明创建、体制创新七大工程,敖家坝、大石门、前进、青草坪、县河村片区改造成效初显。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竹房城镇带竹溪片区环境卫生明显好转。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项目、增投资、促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实行“四大家”领导共同上阵、乡镇部门齐抓共管,强力推进项目工作,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招商引资成果明显。坚持多种招商形式并举,先后参加了“2012年十堰长三角地区(杭州)经贸合作洽谈会”、“民企携手湖北、共促中部崛起” 经贸招商活动,举办了“走进绿色竹溪”项目推介暨签约会,共签约项目14个。引进了人福、凯迪、博瑞特、金竹广场、偏头山景区、金鱼岛旅游开发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全年引进县外境内资金18.5亿元,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940万美元。

项目争取取得突破。全年共争取到位各类扶持资金17亿元。秦巴山片区产业发展基金、保障性住房、城关垃圾处理场、10千伏电力配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现代农业示范、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地质灾害治理、汇两路、龙双路等一批重点项目争取到位。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60个重点实施项目已开工或复工50个,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十大工业项目全部开工,十大商贸项目开工9个,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8个,十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工8个,十大生态环保项目开工8个,十大民生项目开工7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统筹、重协调、保民生,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民生项目,努力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山二黄剧团改制按期完成;群众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全面开展,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并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完成“村村通”直播设备入户11807套,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600户。

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校安工程、希望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建设推进顺利;为南部山区9乡镇800余名教师解决交通补贴63.7万元;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新增学校蔬菜基地320亩,全县3万余名中小学生享受到免费营养餐。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县一中高考在全市同类学校中综合排名第一。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培训效果明显提升。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15个乡镇卫生院和235个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乡镇卫生院执行了新的绩效工资制度。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8万人,参合率达到98.6%,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4%。县医院、中医院门诊大楼建设如期推进。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有力。

就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63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2人,培训各类劳动力2875人;累计新增创业360人,带动就业135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52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2万人次,落实五项社会保险待遇1.58亿元。为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3102万元,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补贴133万元。发放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876万元。归集住房公积金6500万元、发放贷款1506万元。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多形式开展“六五”普法,公民法律素养进一步提高。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防控体系,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打非治违”、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专项整治活动,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矿业权清理进展顺利,采矿权由78家整合为68家。加强土地动态巡查,查处违法用地67起6.2万平方米;“卫片执法”检查通过省级验收;城区土地一级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以“打基础、控三高”活动为抓手,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做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着力提升法制保障和法律援助水平,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作风、提效能、树形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要求,加强服务、法治、责任、廉洁政府建设。

队伍管理进一步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不断规范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制定了县乡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席位标准,建立了能力席位标准信息库,健全了“确责、履责、问责”的责任体系。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出台了人事代理、“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规范性管理文件。

行政改革力度加大。健全决策机制,修订完善了岗位职责、议事决策、作风建设、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大力实施“三提工程”,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三服务一促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活动,按照“四减、五制、六公开”的要求,减少审批事项260项、精减率达51%,减少收费事项80项、精减率达54%。深化“双十工程”,完成了县直监察机构派出改革。认真落实《招投标法实施条例》,切实加强了政府投资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强化审计监督,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深入推进。

依法行政意识普遍增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充分尊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全年累计办理人大建议135件、政协提案160件,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5%以上。

与此同时,人防、地震、气象、统计、物价、档案、接待、残联、盐务、地方志、外事侨务、机关事务、民族宗教、驻外机构、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县政府承诺的2012年十件实事进展顺利:4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蒋家堰、中峰、水坪3所农村幼儿园即将交付使用;1000套保障房主体工程已完工;城区橡胶坝二期工程按期推进;500户2000人的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任务超额完成;“两馆一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土地征用补偿已完成;鼓楼、幸福、东郊社区阵地建设年底前可全面完成;失地农民基本生产生活保障机制已经县委、县政府多次讨论,待进一步完善后实施。

各位代表,一年的发展成绩,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帮助,更凝聚着全县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武警、消防救援人员、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老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的发展实践,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提振了我们的勇气和斗志,启示和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一、二、三产业统筹推进,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总量、运行质量、人均收入的同步提升,增强经济整体实力。二是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注重抢抓机遇,把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千方百计抢项目、优化环境引项目、凝心聚力上项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注重创新突破,敢于攻坚克难,善于破解难题,推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四是必须坚持改善民生。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推进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五是必须坚持狠抓落实。注重大办实事、敢干难事、善干成事,狠抓落实、重抓落实、善抓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不断总结和完善,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和发扬。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发展不够的矛盾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运行质量不高,重大项目不多,保持快速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发展环境不优,交通、土地、投资等瓶颈制约依然突出;保重点、保民生的压力较大,公共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就业、社保、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难题尤为突出,公共服务水平依然较低;少数部门效能不高、作风不实、执行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解决,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决不能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绿谷和生态经济大县的重要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竹溪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攻坚之年。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全国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全省看,湖北正成为全国中部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我们迎来了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从全市看,建设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我们新一轮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从竹溪看,随着谷竹高速即将建成通车,“两个比照”、“两规划一方案”、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我们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引进和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将在2013年建成或投产,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不懈怠、深化改革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折腾,就一定能够推动竹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及县十三届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工农对接,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基础承载力、科技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加快“中国绿谷、生态经济大县”建设步伐。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安全生产事故指标控制在省市确定的目标以内;力争物价总体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围绕上述目标,努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增强发展后劲活力

项目是我们扩大投资、积蓄后劲、增加规模、加快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全年计划争取到位重点项目60个,争取扶持资金1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60个,完成投资50亿元。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准确把握项目投资重点,科学谋划项目工作方案。全力推进人福科技产业园、凯迪工业园、光伏产业园、大明物流园、风力发电、小商品城、亚之洲酒店、旅游服务中心、西关街改造、东城新区、烧田片区、金竹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行网上招标、投标、评标、网上监管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规范招投标管理;建立项目竞争性立项工作机制,组建项目专家库,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健全科学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坚持海量信息、全方位、全领域、全员招商,按照“抓大不放小、引外不排内”的方针,广泛开展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专业招商。围绕农特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业、生物医药、生态旅游、高新科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等八大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参加省市组织的重大招商活动,宣传推介竹溪的特色资源和优势项目,增强招商的实效性。深度包装、策划一批项目,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动员竹溪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完善招商引资的考核办法,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力争引进内资21亿元以上,利用外资55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1081万美元。

积极创优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抓环境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加强县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不断完善收费公示制、服务承诺制、检查报批制、处罚备案制、收费罚款监督制、民主评议部门制、投资环境例会制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和完善“六个一”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两个隔离”制度,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健全乡镇、部门项目工作联动机制,积极主动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信访稳定工作,营造项目建设的最佳环境。深入开展服务对象评议执法执收部门活动,下重手整治和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二)把优化结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强药、壮农、稳电、兴矿”的思路,巩固工业主导地位。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42亿元、增加值15亿元。积极支持人福、创艺、华驰、华康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人福科技产业园建成投产,确保生物医药业新增产值3.5亿元。大力扶持龙王垭、梅子贡、顺溪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力争茶多酚生产线建成投产。加快水电项目后续建设步伐,加大小水电整合力度,力争洞沟等电站建成投产。支持湖北联投公司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抓好矿产资源开发,着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完成园区“一区多园”总体规划,加快“两园”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凯迪工业园、建材工业园、人福科技园、光电科技园、魔芋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满园工程,提升园区聚集力,完善工业园区和金铜岭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工业园区新增入驻企业2家以上,金铜岭科技工业园入驻企业达到6家以上。支持企业开展股权交易,培育企业上市,增强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亿元企业2家以上,争取培植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工农对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多功能农业、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斤以上、油料产量稳定在5000万斤以上。新增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80个,力争畜牧业产值达到8.5亿元以上。编制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水产养殖发展;认真抓好“菜篮子”工程。规范完善农特产业基地建设奖扶办法,抓好贡米、蔬菜、黄姜、桑蚕等产业基地建设;新建核桃基地1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烟叶基地3万亩;加大老茶园改造投入力度,提高茶园产出效益。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抓好魔芋、豆类、山野菜、肉制品、贡米等精深加工,加快乌龙茶、有机绿茶等生产线技改升级,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加强项目资金、企业生产和基地建设的科学衔接,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实现企业与农户、产品与市场、原材料和基地有效对接。完善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经纪人+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为主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企业。大力培育农村经合组织经纪人和销售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扩大内需消费。围绕建设“鄂渝陕毗邻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的总体目标,实施“培大扶小”工程。抓好金竹广场、绿谷·中央城、祥龙金都、塞纳左岸、小商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武商集团、中百仓储、苏宁电器等大型商业集团进驻竹溪,支持大明物流园、小商品批发市场、中药材市场加快建设,不断完善商贸服务功能。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偏头山、关垭子、金鱼岛、龙王垭茶庄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八卦山、金鱼岛旅游景区创A工作;举办第二届竹溪饮食文化旅游节,培植壮大地方特色饮食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文化广告、创意产业、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培育金融企业,拓展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力争净增贷款5亿元以上。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努力提升发展竞争力。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工程,建立和完善适应科学发展的科技创新、科技投入、人才激励机制,努力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研发高科技产品,提高附加值。以科技园、科技中介机构为依托,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支持瑞城水泥、竹溪贡米、双竹魔芋面等产品争创湖北名牌,支持梅子贡茶、玄参、黄连、魔芋、泉溪土豆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知名品牌为标志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加快发展的助推引擎,提高城乡统筹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提升发展形象、增强内生动力的潜力所在,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

加强县城建设管理。按照“东拓西延、南北相连、城乡统筹、配套发展”的思路,以建设山水园林边贸县城和区域性中心县城为目标,大力推进“一河两岸三区”建设。突出城乡规划龙头地位,加快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城区9.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近期建设、城市特色风貌、交通、给排水、燃气等专项规划。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四城联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加快东城新区开发、西关街改造、物流园路、北环路、长安大道、幸福东路、城区橡胶坝二期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出台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办法,鼓励市场主体、社会资本参与城区建设。

加大镇村建设力度。加大特色集镇、宜居村庄规划编制力度,修编部分集镇规划,编制100个村庄规划。抓好水坪镇杜家沟大道、蒋家堰绕镇公路建设。支持丰溪镇、泉溪镇、桃源乡搞好集镇建设,完善集镇配套设施,健全集镇管理制度,提升集镇服务功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探索村民转变为市民的措施办法,加快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入镇门槛,引导高山群众向低山村庄搬迁、村民向集镇转移。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积极做好谷竹高速协调服务工作;争取水向公路兵天段、桃向段、兴界公路改造立项;完成龙平公路、大标公路、汇两路改造;完成水向路水坪至兵营段、兵营至天宝段、龙背湾电站复建公路路基及桥隧配套建设任务;确保物流信息中心和黄龙高速客运站开工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点实施好3.5万亩基本农田、5万亩低丘岗地改造,争取3万亩以上基本农田整理和2万亩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实施鸳鸯池水库、小农水重点县、灌区项目、石庙子水库和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县城供水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县工作,积极争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配置和汉江上游水利现代化等试点县项目落户竹溪。

加快竹房城镇带建设步伐。整合捆绑资金,继续着力推进大石门、前进、县河村、青草坪、同庆沟等片区建设,积极支持中药材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加快“水坪印象”建设,积极推进金铜岭安置区建设,探索农民集中安置的新路子。抓好灌区配套、石漠化治理、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竹房城镇带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组建服务性中介组织,引导土地规模流转,着力打造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养殖、蔬菜、魔芋、贡米等特色产业带。着力抓好村庄整治、片区改造、环境治理工作,让竹房城镇带竹溪片区变得更美、更靓、更富。

推进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加强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谋划一批重大扶贫项目。以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扶贫搬迁、产业扶贫为重点,认真实施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完善扶贫机制,创办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着力加强贫困人口能力素质建设,启动11个重点村建设,解决1万贫困人口脱贫。

(四)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支撑,促进环境更加优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竹溪最大的发展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县人民福祉,事关长远发展大计。要按照“一带两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大林业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封山育林,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完成造林5万亩、中幼林抚育15万亩、林业育苗3000亩、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225万株。从严控制人工林采伐,禁止天然林采伐,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安全。加大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八卦山自然保护区、偏头山森林公园、龙湖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综合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实施龙坝水源保护工程,确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确保空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城区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深入推进“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认真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工程,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抓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环保准入,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从严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坚决杜绝“两高一资”项目落地。精心组织实施“两规划一方案”重点项目,力争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促使县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开工建设水坪、县河、新洲、兵营、天宝、向坝等乡镇垃圾污水处理厂,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开展机关节能、企业节能、社会节能,积极争创节能示范县。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加强珍稀植物保护利用和野生动物保护,大力发展森林景区、森林公园、珍稀动植物园、湿地、果园、花卉苗圃等旅游、疗养、休闲、观光生态产业。立足立体开发、复合经营,积极探索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的新路子。大力引进环保高效的林产品开发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生物资源普查和价值量化,积极争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瞄准新兴生态能源项目,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产业。积极推广绿色、清洁能源,新建户用沼气池2800个,推广生物质炉400台,建设小型沼气工程4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4处。

(五)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和谐稳定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竹溪的内在要求。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全面推进社会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村、镇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成立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培育和发展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村组自治水平,形成网格化、信息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群众教育管理,让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公平正义,抵制歪风邪气,提高和谐竹溪建设水平。

深化“平安竹溪”建设。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六五”普法,加强行政、司法和人民调解。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和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建筑施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及时排查、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坚决杜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和包案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集中解决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规范信访秩序,依法处理各类违法信访行为,努力提高竹溪社会和谐度。

(六)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人民幸福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具体办法和有关政策。加强就业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各类人群就业。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5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好烧田学校、鄂坪乡中心学校建设,推进实验中学、县一中标准化建设,支持县二中创建市级示范高中。加强农村中小学后勤保障能力建设,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校蔬菜基地建设。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完善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和教师绩效奖励制度。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引导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积极投资学前教育,新建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积极争取实训基地设备配套项目,提升职业技术学校培训能力和水平。

培育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打造“山二黄”、“向坝民歌”等特色文化品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力度,巩固体育先进县创建成果,实施好“两馆一中心”项目建设,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3.8%。稳步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线电视网络延伸工程。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制度;进一步改革乡镇卫生院的分配制度,切实调动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加快中医院门诊楼、县医院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确保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达到省市规定标准以上。扩大新农合覆盖面,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落实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研究各类社会保险对接机制,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覆盖面,确保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5%以上。健全救助机制,落实城镇、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政策,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救灾防灾、优抚安置体系,按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提高住房公积金归集比率,公平分配保障性住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00户、棚户区改造700户。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扎实推进计划生育系统工作规范化、管理措施经常化、工作流程信息化、执法行为法制化工程,深入开展“五型计生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工作争先进位的目标。

着力办好十件实事。县政府将继续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①建设400套廉租房、1000套公租房;②完成扶贫搬迁500户2000人;③完成烧田学校建设;④整顿规范城乡客运秩序,开通竹房城镇带公交车;⑤开展竹溪河三堰桥至跃进桥河道整治工程;⑥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扶持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300人、带动就业1000人;⑦完成县城垃圾处理场建设;⑧完成尊师路等5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⑨改造溪城中心市场;⑩完成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改扩建。

(七)把行政效能提升作为加快发展的永恒课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级干部是一个地方干事创业的引领者,必须不断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

认真改进作风。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认真落实“三短一简”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理顺工作流程,精简会议和文件,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形成合心、合力、合拍的良好氛围。以保超全年目标任务、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解决群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治庸问责。进一步完善政务督查、限时督办、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对于发现和查实的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决不姑息、决不留情、一查到底。

提升工作能力。创新政府工作决策方式,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群众参与等制度,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弘扬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风尚,扎实推进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加强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理念创新、方法创新、路径创新,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深化机构改革。以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突出抓好机构编制管理、编制政务公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优化流程,提高效能,强化行政审批的全程监管。深化审计监督、财政监督、资金增效制度改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严格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大力开展政府机关、部门法制理念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注重听取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主动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着力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狠抓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制度约束,规范权力运行。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保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事业凝聚人心,发展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激情满怀、信心百倍。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竹溪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