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日期: 2024-04-23 09:54:27
来源: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攻坚之年。为做好2024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结合我县实际,按照“11533”工作思路,即:坚守一条底线,紧扣一个主题,巩固五项成果,聚焦三大提升,实现三个推进(“1”是坚守防返贫监测帮扶一条底线,“1”是紧扣持续增收一个主题,“5”是巩固提升健康帮扶、教育帮扶、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以及兜底保障五项成果,“3”是聚焦资金项目、扶贫资产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大提升,“3”是实现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推进),按照“四个不摘”要求,通过稳政策、强措施、拓成果、促衔接,持续抓好抓牢抓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推进落实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二、重点任务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返贫底线

1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推动乡镇、村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确保不松劲、不跑偏;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不降标准、不留盲区,强化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等政策落实落地;聚焦重点任务,加强驻村管理,在乡村振兴一线检验能力作风和巩固脱贫成效;加强日常督办指导、工作调度、拉练评比,努力提高工作质效。责任单位: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办公室,各乡镇(场、局县直各行业部门

2、抓牢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一是强化动态监测。聚焦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因收入骤降等重点返贫风险隐患,高效运行“三线预警”动态监测,充分运用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平台风险系数指标,继续实行入户现场核实研判机制,常态化开展监测会商、信息比对、研判处置,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强化精准帮扶。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能力、现实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以“帮”为主,坚持开发式帮扶促进稳定增收;对弱劳动能力或内生动力不足的,以“扶”为主,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以“兜”为主,及时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兜底救助。三是强化风险消除。加强监测对象动态管理,扎实开展监测对象帮扶成效适时研判、规范退出、定期回访,对帮扶成效明显、收入持续稳定的监测对象,经分析研判后按程序标注“风险消除”;对没有达到要求的,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措施,直至风险稳定消除。四是强化防贫保险。优化制定2024年防返贫保险方案,充分保障保费投入,及时签订合同,加大理赔力度,提升理赔时效。五是开展产业和就业扶持。按照《竹溪县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到户项目奖扶办法(试行)》,凡是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0元且家庭成员有发展产业或就业潜力的监测户,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因户分类施策,科学组织发展种养殖业、务工或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到户产业奖励和就业奖励,切实提高监测户收入(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医保局、县卫健、县住建局、县残联等,各乡镇(场、局))

3、巩固提升“五项保障”成果。一是巩固提升教育帮扶成果。建立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机制,推进控辍保学“网格化”管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健全特殊群体入学联动保障机制,不断提升送教上门质量,持续保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及时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各项政策,确保应助助。二是巩固提升健康帮扶成果。有序推进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确保参保率达100%。持续落实大病分类救治、重点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系列保障政策。强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和管理,全力推进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评价。三是巩固提升住房安全成果。扎实开展农村住房安全动态排查监测,对重点对象、重点住房、重点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通过“拆除一批、新建一批、修缮一批、劝离一批”等方式,彻底解决CD级危房问题,及时发现、快速解决确保住人不危房、危房不住人。四是巩固提升饮水安全成果。加强饮水安全动态排查监测,加大供水薄弱、易出现季节性缺水等重点区域排查力度,分类施策全面解决各类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农村供水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实现“户户通水、时时有水、水质达标目标。五是巩固提升兜底保障成果。严格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和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持续做好符合条件困难群体享受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发放养老金政策,做到“应代尽代、应发尽发”。(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医保局、县卫健局、县住建局、县水利湖泊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等)

4、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深入实施易迁后扶“五基”工程,完善提高安置点公共服务和设施配套保障水平及时解决好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因地因户因人而宜实施就业帮扶专项行动,确保有劳动力的易迁户每户有1人以上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加强安置点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引导搬迁群众从生产生活习惯、社区文明新风等方面全面得到提升组织开展感恩教育和文娱活动,盘活各类资产和资源壮大集体经济,逐步提高安置区治理水平。(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委宣传部、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乡村振兴局等)

5、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一是科学储备项目库。围绕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示范创建等,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积极谋划好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确保储备项目资金规模较2023上升趋势。坚持论证一个审批一个、达标一个储备一个、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着力提升项目储备质量。加强项目审核管理、实施监管和跟踪监测,扩大项目公开,确保项目成效。对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紧密、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项目予以优先安排。二是加强衔接资金监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和权责对等原则,落实衔接资金监管责任。重点支持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确保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开展衔接资金使用监督指导深化“调度、通报”机制,加快衔接资金拨付和数据录入,力争中央衔接资金支出进度不低于上级规定的标准同时,严格执行《湖北省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办法》鄂财农发[2022]12号文件精神,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管理规范、使用精准三是做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的清理清查、确权登记、管护运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管理,确保扶贫项目资产产权归属明晰、管护运营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加强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的管护运营,按照“四个一批”分类施策,明确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对光伏电站等专业性较强的资产,探索委托专业单位实行集中统一管护运营,做好风险防控,确保持续发挥效益。落实好公益性扶贫项目资产管护责任人、管护经费,明确管护标准和范围,健全公益性扶贫项目资产长效管护机制。(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林业局、县水利湖泊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等)

(二)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共同富裕

6、着力兴产业。一是加大保障投入。按照“一主多特”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级扶持产业基地发展和龙头企业培育确保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占比不低于65%;加大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确保符合贷款条件、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对象能贷尽贷、用途合规、按时还款紧紧依托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木本油料、烤烟、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努力在设施配套上、技术管理上、市场营销上下功夫上,实现产业兴县、产业富民,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庭院经济等多元业态,着力提升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做长做强产业链条,提高农户增收致富能力;优化产业奖政策,及时发放兑现扶资金。二是壮大经营主体。综合运用各类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等社会帮扶机制作用,加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种养基地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扶持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确保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至少有1个联农带农的产业基地。三是强化利益联结。对财政资金和帮扶资金支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全部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要素入股、吸纳务工、联合发展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实现群众共同富裕。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多业态增值增收途径。充分发挥村级光伏电站带动效益,定期开展运维管护,规范收益分配。四是推进消费帮扶。鼓励县内预算单位、工会组织、职工个人、国有企业等通过“832平台”采购本县农副产品;充分发挥中直、省直、市直定点帮扶和省内区域协作优势,强化消费帮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等)

7.用力稳就业。一是强化就业监测。重点关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的半劳力、弱劳力、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回流劳动力、“雨露计划”毕业生等群体,搭建就业信息推送平台,畅通就业信息推送渠道,精准掌握就业需求,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就业信息摸排并及时更新监测信息系统,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二是落实就业举措。落实就业帮扶政策支持、交通补贴、市场主体贴息等重点举措,支持帮扶车间和市场主体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和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就业有组织的引导省外务工、省内务工、就地就近务工。三是提升就业技能。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摸排,精准分类实施培训,切实提升培训质量组织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乡村工匠品牌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化帮扶组织到田间地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乡村“新农人”。四是规范公益岗位。加大各类公益性岗位履职管理力度,确保公益性岗位数量和吸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数保持相对稳定。(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场、局)等)

8.大力促创业。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创业帮扶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确保应补尽补。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健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自主创业支持体系,鼓励支持在脱贫人口中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在素质提升、项目建设、创业政策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三是大力培育平台。积极探索建立创业扶持政策与重大项目对接机制,充分释放创业孵化基地的载体服务功能,为重点群体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和创业渠道,完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更多农村种养户特别是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积极参与直播带货,增强电商营销技能,扩大增收致富渠道。(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科经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

(三)持续推进乡村建设与治理,建设和美乡村

9.持续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坚持规划先行,加快修改完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落地实施,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二是加快乡村建设“六件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共同缔造理念,续推进乡村建设“六件事+”,全面夯实各行业单位责任,完善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建立年度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力争今年改造农厕1026户以上,新建托幼中心6个,提档升级养老中心3个,新增生活污水处理村庄50个、垃圾分类达标村庄45个,新改建农村道路40公里,以及进一步巩固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全覆盖成果,持续推进农村公用充电桩建设,加快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三是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按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内容和验收标准,坚持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采取“挂帅揭榜”创新方法,按照“358”模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以经营乡村理念来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坚持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标准,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经营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先行先试“三变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农户共同富裕,并以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和庭院经济示范户为抓手,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活动同时,全力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确保试点效果。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完善乡村建设项目库,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一站式”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激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建设活力。五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水利湖泊局、县城管执法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乡村振兴局、县邮政公司,各乡镇(场、局)等)

10.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一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加强村干部队伍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教育监督管理,持续排查整改软弱涣散党组织,巩固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竹溪实践“强县讲坛”成效,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二是广泛开展感恩教育。组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书记谈变化”等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文艺轻骑兵”深入乡村开展文艺演出,举办“读书、阅报、看戏、健身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惠农政策进入千家万户。三是全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充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幸福食堂等载体,深入推广运用积分制。建立健全村级“三务”公开、小微权力、公共服务、事务、移风易俗等清单,深入推广运用清单制。四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依托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农村殡葬改革、农村赌博等专项整治。(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文旅局、县妇联、团县委、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场、局)等)

三、保障机制

(一)健全工作调度机制。充分发挥县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持续加强统筹协调、常态调度、督促指导、责任压实。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通报重点工作进展,听取各乡镇场、局各有关行业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合力破解难点堵点,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举措。组织相关行业部门每月更新完善相关数据和工作动态,加强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做到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化、标准化,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等)

(二)健全督促指导机制。紧盯易致贫返贫的重点人群和特殊区域,扎实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和教育、健康、住房、饮水、兜底“五项保障”,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以及产业、就业、创业提质增效等核心任务,特别是聚焦守牢底线和持续增收目标,不定时间、不限形式深入乡村开展指导服务,蹲点“解剖麻雀”,帮助乡村发现问题、查找工作短板,同向发力推动问题解决。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后评估、省考核反馈问题以及其他各级各类暗访督查反馈和自查发现问题整改,确保问题全面及时整改到位。(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等)

(三)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坚持从严管理、约束激励并举,建立健全定期调度、随机抽查、暗访督导等相结合的常态化督导机制,压实乡镇党委日常管理职责和派出单位跟踪管理职责,推动驻村干部履职尽责,提升帮扶成效。(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党委、各驻村工作队选派单位等)

(四)健全能力提升机制。持续抓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举办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员培训、乡村振兴干部业务培训等各类培训,分批分期组织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工作表现突出的各级各类干部到乡村振兴先行地区学习培训,强化培训管理,提升培训实效,不断提升各级干部工作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

(五)健全宣传激励机制。鼓励各部门各乡镇不断探索创新、总结提炼各类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先进事迹等,争取更多乡村振兴事项纳入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典型案例以及被国家级、省级、市级主流媒体和主管部门《工作简报》刊发。对在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社会人士,及时予以通报表扬,并优先推荐参加各类相关评比表彰,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和社会力量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等)

(六)健全要素保障机制。保持衔接政策稳定,对各项帮扶政策落实效果进行评估,结合实际及时优化调整。进一步充实乡振兴干部力量,保持村级乡村振兴信息员队伍稳定,夯实基层工作保障。(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作战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等)

责任编辑: 竹溪县-扶贫办
竹溪发布,期待您的关注。
竹溪发布
  • 欢迎关注竹溪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信“竹溪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竹溪发布”“zxfb-gov”关注。